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佛館義工精進培福日 「給」能廣結善緣

教育人文

字級

佛館義工精進培福日 「給」能廣結善緣

【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0-07-26
佛陀紀念館7月25日於禮敬大廳二樓五觀堂,舉辦七月份佛館義工精進培福日講習會。課程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講授「開山大師語錄」,以及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江明親講說「匠心具足─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」,會中並為新義工組長授聘、慶生祈福和義工組長共識會議等。

慈惠法師以星雲大師的廣結善緣,說明與人為善的重要,還有「給」的要義。「布施」是菩薩道最基本的修行,是「六度」之首,「布施」有「財施」、「法施」、「無畏施」;如果具備「給」的觀念,就可以廣結善緣,甚至給人笑容也是,讓別人歡喜也是「給」。大家在佛光山可以貢獻經驗、智慧、專業、時間、耐煩,這些都是功德。

星雲大師本著廣結善緣的心念建造佛館,期許有緣在此服務的人都能帶著「給」的觀念,讓佛館發揮廣結善緣的功用。以大師過去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為例,因為給了年輕人一份善緣,從而延續的種種不思議的美好因緣,說明最好的修行就是給人家一個好緣,處處廣結善緣,將會帶給人們無盡的快樂。

現場有義工歡喜分享在佛館當義工的因緣,覺得自己很幸運,從事義工服務也是無所求的付出,連帶也讓周遭的人感到幸福。以及有南華大學實習生提問「如何在兼顧工作的同時當義工?」,慈惠法師以星雲大師曾經告訴年輕人,找工作先不要想能賺多少錢,而是問自己能做多少,積極努力,自然會有理想待遇。

江明親為大家解說現正在佛館展出的「匠心具足─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」展品,說明所謂工藝在民間之精神。義工精進培福日與會有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等多位。
12345678910第1 / 416頁
追蹤我們